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公开信息-->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人大代表建议
 
责任编辑:张然  来源:人大   时间:2023-06-20 15:22:39  

20号建议

关于加强我县中小学营养餐监管问题的建议

县直一团 赵辉

当前,我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是关系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根本性问题。社会化配餐服务解决了中小学中午吃饭问题,获得了学生、家长的广泛支持。但在社会面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营养餐不营养、营养餐到位慢、营养餐不卫生、虚报多报营养餐专项资金等问题,中小学配餐问题关系到成千上万的学生,有的一家配餐公司就为多所学校和数千学生供餐,把关不严的话,一旦造成集体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影响极大。为让一众家长安心、加强我县中小学营养餐监管,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45号),把党对少年儿童的关怀落到实处的要求,提出以下建议:

1.实施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

与学校《含托幼机构)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建立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具体责任人,食堂及校园超市等食品经营者承担食品安全直接责任。

2.要求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食品及原辅料的供货商必须有完备的供货资质,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食品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且有专人负责。

3.建立健全中小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

学校应当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集中用餐岗位责任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共同用餐。鼓励家长参与监督,对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保证学生营养餐质量,对陪餐家长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研究反馈。

4.建议对配餐公司做饭、盛饭的工作间安装实时摄像监控,并向学生、家长和学校公开,随时接受监督。

5.加强对食物温度的管控,按照有关规定,食物分盛的温度、到学生手中的温度不得低于 60°C,但平时没有监督,很多时候温度都不达标。建议配餐车达到学校后,由学校工作人员和陪餐家长共同检测温度,确保用餐温度达到国家规定。

6.预防疾病传染,有些配餐用的塑料餐盒是反复清洗消毒后重复利用的,且随机分发给学生,极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冬季),形成群体事件。建议改成一次性餐盒,或者食品级不锈钢餐盒并蚀刻班级名宇,按班级发放,避免疾病交叉传染。

7.提前1-2 周向管理部门和学校、家长公布菜单,并就菜单搭配、营养合理等接受卫计委的监督和指导,并接受学校、家长等社会监督。

8.配餐公司的招标、资质等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9.配餐公司的采购的食材、油盐酱醋切实做到可追溯化管理,并接受社会公开监督。

10.加对配餐车的卫生条件监督检查,对配餐车加装GPS定位,做到全程轨迹可控


35号建议

关于做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议

南曹代表团 王书连

内容:

目前农村大部分地方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主要有三项:玩手机,打

麻将,喝酒,近年来农村赌风日盛,己经严重影响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这与农村文化生活缺乏有很大关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村建设一批体育挥动场所,比如篮球场等,通过举办篮球比赛等体育项目,来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2、推动特色文化村建设,扶持农村业余文化演出队,鼓励群众自

编自演自娱自乐,依据我国传统习俗,充分利用节假日把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的大中型竞赛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

 


45号建议

关于自来水管道改造的建议

蔡庄代表团 侯占高

内容:

排查各村目前自来水管使用情况,是否存在老旧及安全隐患,如果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更换,保证村民用水安全。

按照乡村规划排查老旧水厂所涉及自来水管使用情况,在确保村民用水安全卫生的情况下,同时进行自来水管的老旧换新,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水安全。

 


45号建议

关于增加县城公共停车场的建议

蔡庄代表团 徐子文

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县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停车问题日益凸显一停车设施缺口数量达二停车设施结构不合理三夜间停车密度大供需矛盾突出,是现有居民生活小区缺乏停车场,

建议:

1. 鼓励和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加快形成投资多元化、经营规范化、可发展的公共停车场产业化格局。

2. 制定县级停车共享实施方案和计划,盘活已有停车资源,实现高效开放共享。

3. 大力建设停车设停车诱导系统,逐步建立区域引导、主要入口引导、停车场入口引导三级智能化停车诱导系统。

4. 在居民生活区增加公共停车场,以应对生活区缺乏停车场的情况。


64号建议

关于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

十八里代表团 刘莹莹

目前户户通水泥路工程在我们周边个别村庄仍然尚未实现,只是修了几条主干街道的道路。每逢雨雪天气很多条小街道还是十分泥泞不堪,路面高低不平,严重影响村民们,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的出行,与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不相符。

希望能落实户户通水泥路的工程,完善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村民尤其在雨雪天气出行难的问题。

 


103号建议

关于加强偏远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建议

门楼任代表团 郭兰英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偏远农村小学的各项投入,农村及偏远地区小学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师资力量不足、师资分配不均的问题依然很突出。例如,门楼任乡闫前小学有学生589人,教师只有20人,11个教学班,班额大,教师课时重、作业,批改量大,研课和备课时间不足,体音美、科学、品德、劳动等课程缺乏专业教师。

建议:

1. 为偏远农村小学设置公开招聘教师岗位,增加公费师范生名额,扩大特岗教师实施范围,按需设岗。

2. 合并200人以下小规模的学校,有序调整师资力量。

3. 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小学任教。

4. 让新招聘的教师、特岗、公费师范生等新教师能真正分配到师资力量不足的偏远农村学校任教。

 


106号建议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收费的建议

门楼任代表团 李爱梅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组织、农民自愿、大病统筹的医疗互助制度,是防止农民因病致贫的失济事业,体现了国家对农民健康的高度重视,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事业。最初的农村合作医疗收费每人每年10元,并且账户年终不清零。当时农村合作医疗确实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但以后每年合作医疗收费逐年上升,现在每人每年360元,账户年底清零,并且看病的时候村级诊所不能报销,乡镇及县级医院不住院不报销,大多数的农民都感觉现在的合作医疗是一种负担。

建议:

1. 合理收费。

2. 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补助方案和标准。

3. 账户余额年中不清零,是否可作为体检费用消费。


129号建议

关于减轻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的建议

朱曲代表团    王风月

问题:当前,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负担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各类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层出不穷。各类评比检查、达标检查,关注公众号,点赞、转发、下载APP、平台注册等等。严重占用了教师的备课、改作业、上课的时间。有的时候老师正上课就得停下去完成那些与教学无关的工作。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因此出现了教师工作效率低下、教学成效不高、职业幸福感降低等现象。这些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少对学校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确保学校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为教师从教提供更加良好环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建议:

1、要减少各类评比检查,精简各类评比达标活动流程;

2、要严格控制各类“进校园”活动,提前计划申报、严控数量减少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

3、要大幅削减部门摊派任务,减少要求教师及学生、家长关注公众号、转发文章、下载app、平台注册等行为;

4、非教育教学直接相关任务,原则上不得硬性规定教师完成保障教师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133号建议

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议

大桥乡代表团    苏振超、王伟华

内容: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中还存在“三难”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多年养成的不良习惯难以改正,农户家中放任散养牲畜随意啃咬绿化树牲畜粪便在门前乱堆积;二是财政投入能力有限,多个村共用一辆清运车辆、保洁队伍人员较少;三是处罚力度不够,部分沿街门店的修理厂、废旧物品收购站欺街占道,小广告乱涂乱画,垃圾乱堆乱倒.垃圾随地焚烧等现象时有发生。

建议:

一、各相关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乡镇加大评比表彰力度通过以奖代补形式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妇联、共青团等有关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军属”和“五好家庭”评比,激发责任意识。发挥学生的作用,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专题活动,让广大学生成为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的宣传员和忠诚卫士,帮助父母提高环境卫生的责任意识,最终实现以点带面、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资金投入。将环境整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健全乡镇保洁队伍,加大对农村垃圾清运车辆、农村保洁员的资金投入,提高保洁员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三、合理规划乡村垃圾集中处理点。结合实际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逐步完善回收站点基础设施。

四、完善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处罚条例。建议相关部门增设乡镇农村环境整治执法机构点,配备执法人员,实施管建结合的方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早日实现“农村美”的目标。


141号建议

关于加强城区垃圾分类管理的建议

大桥乡代表团    要世豪、洪雁

近年来,尉氏县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农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垃圾集中收集点设施不够完善。目前,绝大部分村庄都设有垃圾集中收集点,大部分是统一的垃圾桶(箱),易滋生蚊蝇。

二是村民随意处置垃圾的现象还没有杜绝。特别是一些村民随意焚烧丢弃的大件物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是垃圾分类工作还未实现。多种不同垃圾混合在一起,既增加了垃圾存量,加大了转运量,又造成了可回收资源的浪费。

建议:

一、合理规划乡村垃圾集中处理点。结合实际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逐步完善回收站点基础设施。

二、加强环保宣传,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栏等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防止村民乱扔垃圾现象的发生。

三、推行垃圾分类机制。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在各垃圾集中集点设置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四种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同时设置垃圾分类须知标牌。


149号建议

关于规范洒水车作业的建议

两湖街道代表团    周奇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洒水作业,对整个城市的空气环境,市民居住环境和出行环境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专用车洒水作业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降低雾霾给空气降温和保湿,但是由于洒水车的作业及洒水时间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有时还影响大家的出行安全和心情,结合自身和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总结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洒水车作业,一波及到道路两旁行人人行道板,共享租赁交通工作由于洒水车存在视角盲区,还会导致行人被洒一身水。二是行驶中的车辆,特别是刚洗过车的很容易被污水再次覆盖,这个问题应该许多人都有经历,尤其夏天环保压力大,乡镇主干道洒水频繁,加之乡镇道路清扫不及时泥土较多,车辆往往是干净来带着泥土回。三是由于洒水车行驶缓慢造成了交通堵塞问题,有时遇到红绿灯停车时,水阀未及时关闭,造成水资源浪费。四是洒水车作业,看上去冲洗干净,但是夏天蒸发快速的话,清洗效果一般治标不治本,遇到枯枝烂叶或较大的颗粒物的垃圾残留仍需要人工辅扫。

二、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是及时做好流程再造工作。县城市管理局依据实际情况,重新梳理洒水作业的执行方案,编撰更为详尽的管理办法,对路线、车速、喇叭提醒等作出更为明确的要求,可利用民意调查的方式,了解百姓的想法,既有针对性,也能集思广义,有利于流程再造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提升洒水作业效率。一方面降低压力喷头高度,将喷洒幅度控制在半米之内,既可以避免喷溅过远波及他人,也可以减少水流量做到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洒水清扫相结合,车辆洒水作业后,辅以人工清扫或者先进行人工清扫后进行洒水作业,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路面整洁。

三是优化洒水时间和频次。洒水时间应尽量避开车辆高峰期,可控制在晚上或行人相对较少的时段,最好依据时节进行调整,对于气温低于3摄氏度,易导致路面结冰等情况,可根据需要进行洒水作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夏天易蒸发的情况,错开高峰时段,可适当增加洒水作业次数;对于雾霾天气严重,或者车辆来往较多,污染严重的地段和时段,可运用大数据分析后灵活操作,做到因地制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