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村(社区)建设养老机构的提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深度快速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确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目标,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全县养老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县养老机构15个,敬老院11个,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0个,农村幸福院78个,12349智慧养老服务平台1个,入网老年人数达到15.8万人。
(一)思想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摆上重要日程,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尉老文〔2022〕1号)和《尉氏县2022年农村互助式幸福院建设实施方案》尉老文〔2022〕2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规划、布局、推进、落实等多个层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框架体系。
(二)拓展社区居家服务,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主机”,社区服务站为阵地,流动服务为补充,对十个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一区一特色、一轻一重的布局,社区配备健康微诊室、智能药柜、医生随诊包。健康管家,远程问诊让老人在社区内完成健康咨询、基础理疗,完成“九助”服务,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
(三)在传统养老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智慧中心通过数据采集、对接、分析等对老人进行统计管理,我们引进河南瑞福祥医养集团参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集团利用智慧中心互联网+平台,借助智能科技产品,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APP完成对居家老人的日常照护,生命体征检测,健康管理等。通过信息化互联网推进智慧养老,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同时探索积极打造农村“健康小院”,横联村诊所、纵联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实施乡政府、村委会、专业机构联管、加民政监管运营的“三方联管+一监管”机制,助力解决老人养老问题。
(四)加快幸福院建设,为农村老人提供安乐的好环境。县民政局把农村幸福院建设作为解决当前独居、空巢老人养老的第一要务来抓,加大补助标准,按照《尉氏县2022年农村互助式幸福院建设实施方案》尉老文〔2022〕2号)文件县民政局采取使用慈善总会“99公益日”慈善资金120万元对建设进度快、质量高、运营效果较好的乡镇进行以奖代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闲置土地、房屋,通过资源整合、改扩建和新建等方式重点抓设施建设,为农村老年人创造了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的幸福场所。
(五)近年来,尉氏县把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一是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对全县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造提升、灾后重建,更新完善了各项生活设施,基础供养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全部打造为示范性敬老院。二是建成农村幸福院78所,解决农村独居、空巢有需求老人的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需求。三是投入资金250万元,建设高标准特困供养中心,解决农村失能特困老人的集中照护问题。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关于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
(一)继续推进农村幸福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日间服务的场所。
(二)开展养老服务工作培训。引导社区居委会的居民参与中心的管理和护理,有针对性地对医护人员、护工进行专业培训,实行持证上岗、规范服务,从而实现人性化关怀和专业化护理,切实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管理水平。积极开发社区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人员、城乡低保人员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养老服务。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方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好政策,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宣传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和养老服务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转变到养老院养老子女不孝顺的陈旧观念,使农村老年人尽快走上社会化养老之路。另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义工组织等,大力开展系列文体娱乐、精神关怀、邻里互助等活动,营造家庭、政府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县养老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