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卫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全民心理健康”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具体工作指标包括:
1.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村(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高等院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4.100%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心理门诊,4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为大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5. 首先病人及家属要了解一些精神卫生知识和概念,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6.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家庭生活和工作。
7.树立信心,消除思想顾虑和自卑心理,树立正确人生观,增强适应及自我调节能力。
8.严格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减药,要始终与医生保持联系,由医生根据病情指导调整和减停服药。
9.适当体育锻炼及文娱活动,尽可能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杜绝饮酒、控制吸烟、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态平衡。
10.许多病人秋冬或开春季节病情易反复,这与气候变化、病人一时不能适应有关,因此,当季节转换,及时添加衣物,平时加强体质锻炼,亦可防止或减少发病。
11.人际交往是影响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网络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减轻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维持良好的精神健康状态。
12.个人对自己的认知也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不要由自卑心理、不要自我否定、不要自我贬低。为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积极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培训会,对从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县、乡、村三级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指导。联合精神专科医院开展督导培训,对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职业化过程进行专业指导。组织培训心理健康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为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邀请心理危机专家指导培训。通过开展各项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活动,提升心理服务人才专业素养,为进一步促进深化细化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奠定基础。
未来,将继续努力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走深、走实,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前进!
2023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