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四期(2023)
 
责任编辑:张然  来源:政府办   时间:2023-06-13 08:40:30  

我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将5G、物联网等新技术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打造 “5G+ 智慧农业”示范区,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推动传统小麦生产方式向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方式转变,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县1万亩 “5G+ 智慧农业 ”项目已于2021年投入使用,当年粮食增产 270 万斤,亩均增产 270 斤,全县粮食产量多年保持在 15 亿斤以上 。

一、搭建 5G 智慧基础设施 , 巩固粮食生产根基

选取张市镇5个行政村 1 万亩农田为项目区域 , 以农田 5G 网络规划建设为重点,建设农田信息采集系统 、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等,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支撑。一是加强领导,合力推进。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任组长,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县农业农村、财政、审计、住建、自然资源、水利、督查及省通信管理局技术部门人员参与,共同研究项目方案、推进计划,解决矛盾问题。项目2020年启动,当年完成建设。

二是规划先行,贴合民意。聘请河南瑞海公司专业设计团队,制定 5G+ 智慧农业“八站一平台一中心”的规划设计方案,邀请省、市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同时采取组织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确保规划最大限度贴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 、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三是加大投入,打造标杆。加强资金保障,中国移动河南公司投入530万元 ,建设5G基站及智慧农业软硬件系统 , 省农业农村厅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由 1600元提升至每亩 3200元 , 拨付专项资金2730万元 , 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 施短板 , 全力打造高标准示范农田“升级版 ”。

二、拓展智慧农业应用 , 全面推行智慧化管理

通过5G 技术与粮食生产融合 , 全面提升农田信息化水平 , 提供农田环境信息智能感知和田间精准管理服务 , 实现“田间管理数字化 、农业生产智能化 ”。 一是农田监测信息自主采集。通过建设5G基站、搭建5G专网 , 部署 “ 四情 ”(墒情、虫情、苗情、灾情)监测、农作物视频监控、农业微型气象站、5G无人机等19套农业物联网设备,实现各类数据的实时采集,及对土壤温湿度、风速风向、作物病虫害等动态监测。二是多源数据精准分析比对。在农田信息采集的基础上,通过多源数据分析对比,提出并实时推送加强农田管理建议,实现对农作物长势、土壤水肥等信息智能感知、病虫害预警以及决策信息同步推送。三是农技农事服务智能控制。通过无人机、智能灌溉控制等装备,构建自动驾驶、变量施肥、精准喷药、农产品溯源等智能化控制平台。农户通过电脑、手机端即可实时了解庄稼生长情况,远程调动农机、自动浇水、自动施肥等现代农业场景,实现足不出户精准灌溉、节水节肥等农田管理。

三、建立常态长效机制 , 提升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坚持建、管、用 并 重,精 细 做 好 “5G+ 智慧农业 ”诸系统和设施设备经常性运行管护,形成系统设施常态运行、功能持续发挥、效益持续拓展的良性循环。一是网格管理 , 压实责任链条。落实田长制 , 将“5G+ 智慧农业”示范区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每个村配备 3 名网格员,支部书记任网格长,村干部和包村干部任网格员 ,一村一警任专职网格员,定期巡查工程使用状况。二是提升效益 , 调动种粮积极性。与普通农田相比,“5G+智慧农业”高标准农田新增运维费用 15 元 / 亩年 , 亩均增产粮食约270斤 , 其中小麦 增产140斤、玉米增产130 斤,增收 332.9 元; 亩均节水 43 吨 / 年、节 肥 16.7公斤 / 年、节约工时 34.6 小时 / 年 , 折算后亩均年增收达448元 。三是产业融合,全产业链发展 。围绕小麦种植、加工、种子研发等,加快推动三链同构 , 打造小麦全产业链条。该县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5家 , 年小麦加工能力54万吨 , 产值 6.5亿元 , 创利税 840 万元 ; 建立小麦优质品种繁育基地 , 年加工小麦种子 2000 万公斤 ,“ 尉氏小麦 ” 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