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魅力尉氏-->尉氏方志-->历史文化
【黄河故事】 界碑——人民心中的丰碑
 
责任编辑:张然  来源:尉氏县志   时间:2021-01-14 09:24:11  

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泛滥成灾,给原为富庶之区的豫东平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洪水过后造成土地盐碱化,使粮食产量极低,造成了历史上多次大饥荒和灾民迁徙。




贾鲁河是河南省内除黄河外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发源于新密,途径郑州、中牟,达尉氏,再进入扶沟至周口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它的前身是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尉氏县的靳村大队就处在贾鲁河滩区,毗邻鄢陵县马庄村和扶沟县小岗杨村。当年国民党扒开黄河大堤后,这里遭受大洪灾,洪水退后,河滩内泥沙淤积、寸草不生,找不到了地界,周围三个县,没有一个人愿意耕种。

1947年底,焦裕禄随军南下到达尉氏县,担任彭店区委委员、区队指导员,面对满目疮痍的土地,焦裕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入农户走访,研究”植树防沙,压柳固沙”的方法,在焦裕禄的倡导和带领下,靳村村民开始在河滩内压柳条、打柳橛,男女老少齐上阵,硬生生整理出来大约1600亩土地来。




眼看着柳树林长起来了,柳林里也慢慢能种庄稼了,邻县马庄和小岗杨村的群众眼红了,要求收回属于他们的土地,贾鲁河滩成了影响三县人民感情的真正“鸿沟”。每年秋收季节,都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1962年秋季,河滩里的高粱长势喜人,为防止邻村搞破坏,靳村安排了护林人员。一天晚上,恰逢靳村唱大戏,护林员在巡视庄稼时突然发现,邻村几个人正在砍伐防护林中那一排柳树!护林员赶紧回村报告。得知这个消息,村支书在戏台上用喇叭一吆喝,不一会儿功夫,一群年轻人就跑到了交界的河滩地,最后抓住了马庄的两个伐树人,暴打一顿后放了回去。没有争回土地还白挨了一顿打,马庄人岂肯罢休,攒着劲儿要大拼一场。矛盾升级到一触即发,一场流血冲突眼看就要到来。




从洛阳重返尉氏任县委书记处书记的焦裕禄听说后主动提出前往处置,他说道:“以前我在彭店工作过,靳村我熟悉,让我去吧。”由于事关三个县,焦裕禄约上多方干部,又请来省厅领导,决心要解决这一遗留复杂问题。

焦裕禄组织大家每天徒步几十里察看现场,分析根源,结合原始文书,对照现有土地状况,逐家逐户丈量,同时细致去做群众思想工作,最终重新勘定了三地土地界线,签订了协议,立下了三地交界碑,成功化解了这次人民内部的矛盾。从此,三县人民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工作组离开靳村时,三地群众自发地在三县交界地界碑处,连演了三场电影,为专案组送行,更为焦裕禄书记送行。





如今每当群众说起这块焦书记亲手树立的界碑时,还要提起焦书记,这界碑早已成了老百姓心中的功德碑。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